省属普通本科高校 · CDIO工程教育联盟
整理: 大学志
ChinaSchool.
南京工程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深厚工科底蕴、鲜明应用特色的江苏省属普通本科高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CDIO工程教育改革”首批试点高校,国家机电控制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全国产学研合作典型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全国高等学校应用型本科院校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应用型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江苏省高教学会应用型本科院校研究会理事长单位。2011年,入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位于南京江宁方山风景区,占地近3000亩,湖光鹭影的现代化、生态型、花园式校园,环境优美、设施优越。现有21个教育教学单位,全日制在校生2.6万余名,其中硕士研究生近1300名。现有教职工210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1600余名,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占比近50%,具有高级职称专业教师占比53%。现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特聘教授、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省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260人次,拥有江苏“六大人才高峰”创新团队、江苏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等高层次人才团队13个。
率先探索应用办学,综合实力稳居前列。学校秉承百年办学传统,传承行业办学经验,在全国率先提出“培养应用型人才”,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办学理念,得到教育部和同类高校的高度评价,被誉为我国应用型高校改革发展的旗帜。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高水平、国际化”办学定位,牢固树立“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发扬“知行统一,创业创新”的校园精神,形成了“密切行业产业,注重工程实践,培养应用人才”的鲜明特色,为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以中国工程院沈国荣院士为代表的27万余名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在机械、电力、能源动力与核工业等行业领域具有很高的影响力。近年来,学校多次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江苏省地方普通高校综合考核第一等次(2019、2020、2022年)、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示范校、江苏省文明校园等荣誉。2019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省长吴政隆等先后莅临学校考察,对学校应用型办学思路与成效给予高度评价。
坚持以本科教育教学为中心。现有73个本科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6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8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机械、电气类专业为教育部首批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建有国家级一流课程9门,省级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在线开放课程等各类省级课程92门。主编出版教材500余部,其中国家精品教材4部,入选国家规划教材96部,省级教材66部,获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2项。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4个,省级重点产业学院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校级工程化项目教学基地和项目工作坊80多个,与世界500强企业、国内龙头企业、行业骨干企业等合作共建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66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超5亿元。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完善“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以项目教学为特色的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累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江苏省教学成果奖31项,全力打造高质量应用型本科教育名校。

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优化学科布局,构建了以工学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理学、法学、艺术学等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现有“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7个,工程学、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建有国家级电力仿真与控制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众创空间“天印梦工场”等国家级学科科研平台5个;江苏省配电网智能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智能制造装备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研究中心等省级学科科研平台21个。近五年来,学校获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等省部级科技奖41项(其中一等奖5项);获批省部级及以上项目634项,科研到款额超8亿元;授权发明专利1490项,转化专利692项,获评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江苏)基地分基地、省科技服务业“百强”机构、省知识产权贯标示范高校、省专利转化专项实施单位和南京市智能制造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现有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涵盖18个硕士专业学位领域,建有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工作站4个。近五年,获批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课程及优秀教学案例3门,省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奖3项,研究生获“全国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4名。
坚持多元协同、产教融合的办学道路。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对外合作,与德国、英国、美国、芬兰、荷兰、瑞典、新西兰、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与交流关系;与英国诺森比亚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与电子工程)专业合作办学项目,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受到社会和电力行业普遍认同;与奥卢大学联合举办芬兰第一个非独立法人性质的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南京工程学院奥卢学院”,开辟了国际化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与英国斯克莱德大学、德国马格德堡大学、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荷兰方提斯应用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联合办学,目前是“中芬应用科学大学联合会”“江苏—韩国高校合作联盟”“江苏—加拿大高校合作联盟”“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联盟”等联盟成员高校;获批省教育厅“十四五”首批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重点平台建设项目1个、省外国专家工作室1个,入选省教育厅“十四五”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建设项目2个。学校依托特色学科和行业优势,主动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探索和创新多元化科技孵化机制,不断加强与地方政府、大院大所、名校名企、学会商会合作,实现了应用型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的良性互动发展。近年来,面向高端装备制造、智能电网、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江宁区联合打造“环天印湖校地融合发展示范区”。联合多家龙头企业和地方政府共建腾讯云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宜兴产业学院等。与中机联、中电联、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燕山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进行战略合作。重视做好校友工作,组建20个地区校友联谊会,成立数控行业校友分会等学科专业校友组织,引导广大校友关心支持母校发展。
创新创业教育赋能学生全面发展。坚持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从业能力与个性成长、校内教育与校外体验、校园文化与双创氛围“四统一”理念,构建创新、创意、创造、创业“四创平台”,不断深化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双创培育“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改革,致力培养“德才兼备、基础扎实、能力突出、后劲充足”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学生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等省级及以上奖项1500余项,学生入选“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榜百强”12名,其中“十强”3名。重点打造了近2万平方米的大学生创业园,构建“创新推动创业,创业激励创新”的良性互动机制,营造“生师互融共创,学生抱团发展”的浓郁创新创业氛围,累计孵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等企业214家,获评国家级众创空间、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江苏省特色众创空间十强、江苏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优秀众创空间等省级及以上荣誉(资质)37项。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年稳居同类高校前列,就业质量不断提升,连续获评江苏省就业先进集体。2022年,学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受到教育部部长怀进鹏点名表扬,受邀在教育部“办实事、见实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交流发言。2023年3月,作为高校代表在国务院就业工作调研座谈会上作汇报发言。
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实施“科技创新1111计划”,集聚全校之力重点建设康尼机电、智能电网、智能装备、智能液压、能源、先进工业、人工智能、新材料、产业经济与创新管理、文化艺术创意设计等十大产业技术研究院,充分发挥其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社会服务“四合一”功能,探索了一条有别于“双一流”和技术技能型高校的应用型高校特色发展路径。学校与校资企业、上海主板上市公司——南京康尼机电公司,联合共建“康尼机电产业技术研究院”,攻克“轨道列车门”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轨道车辆门系统的完全国产化和知识产权自主化,助力康尼门系统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公司年营收超35亿元;协同徐工集团解决起重机械行业难题,获江苏省科技一等奖2项,助力徐工起重机械全球领跑;依托南瑞继保等共建智能电网产研院,发起成立江苏智能电网产业联盟,8项成果在南瑞继保、国网江苏电力公司实现转化,产生数十亿元经济效益;充分发挥“江苏机械制造产业院士协同创新中心”作用,连续三年获省“科创江苏”评估考核第一等次,科技服务社会贡献力显著提升,得到行业与区域高度认可。
智库建设服务行业发展和政府决策。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以及地方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瞄准氢能源、数字经济、社区治理等新兴领域,积极推进高端和新型智库建设,主动服务政府决策和行业发展。近年来,《关于打造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优势集群的建议》《打造“四型四化”网格 推进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重视就业带动创业 促进大学生创客发展》等8项咨询调研报告获省委、省政府、省人大领导肯定性批示。其中《江苏省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规划》获省工信厅采纳,成为全国首个省级层面氢燃料电池汽车专项规划,获江苏省智库研究与决策咨询优秀成果一等奖。牵头完成《关于推进本科高校产业学院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实施意见》《江苏省产业教授(本科类)选聘办法》等4份研究成果,获省教育厅采纳转化为正式文件,为推动江苏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第四次党代会确定的“国内领先、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大学”发展新目标,聚焦内涵发展、聚力守正创新,全力实施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登峰计划”,统筹推进“十大一流工程”,为教育强国建设和“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南京工程学院
数据截至2024年12月

大学风光 · 1
我的大学 · 南工程(NJIT)
棠梨落雨 · 陌上花开

大学风光 · 2
我的大学 · 南工程(NJIT)
棠梨落雨 · 陌上花开

大学风光 · 3
我的大学 · 南工程(NJIT)
棠梨落雨 · 陌上花开

大学风光 · 4
我的大学 · 南工程(NJIT)
棠梨落雨 · 陌上花开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证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规范招生行为,切实维护考生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和教育部有关招生规定以及学校所面向的相关招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招生政策,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本章程适用于我校全日制普通类、艺术类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生工作。
第三条 学校全称:南京工程学院。
学校代码:国标代码11276,江苏省招生代码为1114。学校在其他招生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码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部门公布的为准。
经教育部批准,南京工程学院与英国诺森比亚大学采取“3+1”的培养方式,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与电子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芬兰奥卢大学采取“4+0”的培养方式,合作举办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学校办学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1号。
第四条 学校简介:南京工程学院是江苏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具有本科学生的教育培养资格及相应的学位授予权。是一所源于机械、电力、核工业等行业,工学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理学等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应用型特色高校。
第五条 颁发学历的学校名称为:南京工程学院;对在规定的年限内达到所在专业毕业要求的学生,颁发南京工程学院普通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有关规定的学生,颁发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证书。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六条 学校招生工作的领导机构是南京工程学院本科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第七条 学校的招生工作组织实施机构是招生办公室。
第八条 学校根据需要组建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工作组,负责该地区招生宣传和咨询。招生工作组组长由学校聘任。
第九条 学校的招生工作实行上级主管部门、内部和第三方多重监督机制,学校招生工作在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下进行,同时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第三章 招生计划
第十条 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条件等实际情况,统筹考虑各省份高考人数、区域协调发展、招生与就业等因素,确定学校分省生源招生计划。经审核后,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布。
第十一条 根据教育部规定,我校预留计划数不超过本校本年度招生计划总数的1%,主要用于调节各地统考上线生源的不平衡。根据生源情况须调整招生计划时,学校将向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计划主管部门、招生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同意后执行。
第四章 录取规则
第十二条 学校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源情况确定提档比例,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
第十三条 凡符合生源所在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规定报名条件的考生均可报考。实行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自治区、直辖市)考生报考必须符合我校选考科目要求。
第十四条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输配电工程方向因野外施工、高空作业原因,适宜男生报考,其它专业男女性别比例不受限制;我校电气类专业就业面向高压强电行业为主,不适宜色弱、色盲考生报考。其他专业体检要求严格执行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规定。
第十五条 普通类考生参加各省统一组织的普通高考。艺术类考生的专业课参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艺术类统考。
第十六条 学校依据教育部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对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要求,实行学校负责、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部门监督的录取体制,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按公平、公开、公正和择优录取的原则,根据考生考试成绩和公布的招生计划,严格按招生的有关规定进行录取。
第十七条 我校严格按教育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规定执行加分优惠政策,最多20分。
第十八条 学校照理工类、文史类、艺术类分类录取,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自治区、直辖市)按其高考改革方案相关规定进行录取。
第十九条 学校将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规定确定调档比例。若生源不足,则参加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含院校服从志愿)的录取。
第二十条 报考我校美术类专业的考生,高考文化成绩及省专业统考成绩须达到所在省最低控制分数线。如生源省(自治区、直辖市)有规定投档分算法规则的,按照其投档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如无明确规定的按综合分(综合分=专业统考成绩+文化成绩+政策性加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第二十一条 进档考生以投档分为录取依据,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录取(内蒙古自治区采用“专业志愿清”的录取规则),各专业志愿之间不设级差。
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自治区、直辖市)按“专业(类)”投档的,以实际投档到各专业(类)的考生数予以录取;按“院校专业组”投档的,同一专业组内采用“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录取规则,各专业志愿之间不设级差,考生专业调剂范围仅限在其所进档的“院校专业组”内。
录取时考生同分比较规则如下:
1、高考综合改革试点“3+1+2”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类考生,当投档分相同时,依次按语文数学两科之和、语文或数学单科最高成绩、外语单科成绩、首选科目单科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最高成绩由高到低排序;如仍相同,参考考生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以上所有比较完全相同的考生则全部录取到该专业。
高考综合改革试点“3+3”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类考生投档分相同时,按我校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只要包含“物理”或“化学”的,按语文数学两科之和、数学单科成绩、外语单科成绩由高到低排序;其他选考科目要求的考生按语文数学两科之和、语文单科成绩、外语单科成绩由高到低排序;以上所有比较完全相同的考生则全部录取到该专业。
2、非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类考生投档分相同则比较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课程总成绩;如仍相同,文科类考生依次比较语文单科成绩、数学单科成绩、外语单科成绩;理科类考生依次比较数学单科成绩、语文单科成绩、外语单科成绩。以上所有比较完全相同的考生则全部录取到该专业。
3、艺术类考生投档成绩相同则依次比较高考文化分、语文数学两科之和、语文单科成绩、数学单科成绩、外语单科成绩;如仍相同,比较考生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以上所有比较完全相同的考生则全部录取到该专业。
第二十二条 普通高考外语类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其他专业不限制考生应试的外语语种,学校的公共外语课开设英语、日语、德语课程。
第五章 其 他
第二十三条 学校录取的考生,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由学校寄发录取通知书。
第二十四条 学校实行学分制收费,按江苏省价格主管部门批复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收取学费(币种:人民币),入学第一学年参照学年制收费标准预收学费:
文科类专业5200元,
理科类专业5500元,
工科类专业5800元,
艺术类专业6800元,
嵌入式培养专业7800元,
中外合作专业26400元(国外学费由合作方高校按当年标准收取)。
第二学年起依据学分制收费办法进行结算与预收。
第二十五条 根据宿舍设施情况,学生公寓住宿费为每学年人民币1000元或1200元。
第二十六条 新生入学报到后,学校将在三个月内进行新生入学资格复查。经复查不合格者,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及南京工程学院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处理。
第二十七条 学校学生资助政策包括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残疾学生学费减免、孤儿学费减免、学校奖助学金和社会捐赠等各类助学项目,形成了奖、贷、助、勤、补、免等多元资助体系。
第二十八条
学校通讯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1号
邮政编码:211167
招生咨询电话:025-86118008 86118009
招生传真:025-86118600
电子信箱:zsb@njit.edu.cn
招生监督电话:025-86118333
学校招生信息网址:http://zsb.njit.edu.cn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本章程公开向社会发布,对于各媒体节选公布的章程内容,如理解有误,以我校公布的完整招生章程为准。
第三十条 本章程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原相关政策、规定即时废止。如遇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有关政策变化,以变化后的规定为准。
第三十一条 本章程由南京工程学院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南京工程学院
2021年4月
招生工作办公室
2021年5月14日
招生工作办公室
2021年6月24日
一、高招改革省市普本
省市 |
特殊类型 控制线 |
历史组 (文史)省控线 |
我校历史组 (文史)录取线 |
特殊类型 控制线 |
物理组 (理工)省控线 |
我校物理组 (理工)录取线 |
江苏 |
533 |
476 |
527 | 501 |
417 |
513 |
江苏-物化 |
533 |
476 |
501 |
417 |
505 | |
河北 |
520 |
454 |
547 | 498 |
412 |
530 |
广东 |
548 |
448 |
530 | 539 |
432 |
549 |
辽宁 |
534 |
456 |
563 | 503 |
336 |
551 |
福建 |
546 |
467 |
537 | 530 |
423 |
540 |
湖南 |
521 |
466 |
539 | 504 |
434 |
537 |
湖北 |
558 |
463 |
558 | 520 |
397 |
534 |
重庆 |
538 |
456 |
536 | 528 |
446 |
527 |
北京 |
513 |
400 |
--- | 513 |
400 |
480 |
天津 |
579 | 463 |
564 | 579 | 463 |
554 |
海南 |
569 |
466 |
581 | 569 |
466 |
583 |
上海 |
503 |
400 |
453 | 503 |
400 |
428 |
浙江 |
589 |
495 |
574 | 589 |
495 |
569 |
山东 |
518 | 444 |
540 | 518 | 444 |
533 |
中外合作办学
省市 |
省控线 |
录取线 |
江苏 |
417 |
508 |
安徽 |
488 |
540 |
河南 |
518 |
560 |
浙江 |
495 |
567 |
山东 |
444 |
533 |
河北 |
412 |
539 |
上海 |
400 |
423 |
二、非高招改革省市普本
省市 |
文史一本 |
文史二本 |
我校文史 |
理工一本 |
理工二本 |
我校理工 |
省控线 |
省控线 |
录取线 |
省控线 |
省控线 |
录取线 |
|
河南 |
558 | 466 | 578 | 518 | 400 | 562 |
安徽 |
560 | 519 | 583 | 488 | 415 | 553 |
江西 |
559 | 496 | 565 | 519 | 443 | 521 |
山西 |
543 | 458 | 537 | 505 | 410 | 501 |
四川 |
541 | 474 | 536 | 521 | 430 | 520 |
黑龙江 |
472 | 354 | 483 |
415 | 280 | 434 |
吉林 |
519 | 335 | 497 | 482 | 305 | 469 |
陕西 |
499 | 406 | 489 | 443 | 314 | 441 |
贵州 |
556 | 479 | 542 | 456 | 367 | 444 |
甘肃 |
502 |
432 | 497 | 440 | 336 | 442 |
内蒙古 |
488 | 392 | 467 | 418 | 301 | 409 |
宁夏 |
505 | 430 | 500 | 412 | 345 | 412 |
云南 |
565 | 500 |
548 | 520 | 435 | 514 |
广西 |
530 | 413 | 519 | 487 | 348 | 495 |
新疆(伊犁) |
466 | 350 | 437 | 405 | 302 | 407 |
新疆(克州) |
466 |
350 | 444 | 405 | 302 | 355 |
三、艺术类分数线
省市 |
文化控制线 |
专业控制线 |
录取线(综合分) |
江苏 |
335 | 170 | 499 |
辽宁 |
342 | 185 | 475.1 |
湖南 |
349 | 223 | 637 |
安徽 |
389 | 193 | 716.15 |
江西 |
332 | 270 | 541 |
福建 |
350 | 195 | 517 |
山西 |
321 |
202 | 620.2 |
河北 |
289 | 180 | 540.25 |
湖北 |
325 | 192 | 609.2 |
广东 |
325 | 200 | 504 |
浙江 |
372 |
65 | 544 |
山东 |
333 | 198 | 547 |
内蒙古 |
244 | 195 | 526 |
黑龙江 |
265 | 180 | 499.7 |
河南 |
352 | 205 | 676 |
四川 |
355 | 200 | 616 |
贵州 |
383 | 180 | 555.32 |
宁夏 |
301 | 180 | 537.85 |
四、其他类型录取
省市 |
科目组名称 |
省控线 |
录取线 |
江苏-联合培养 |
土木工程(仅物理) |
417 |
488 |
财务管理(仅历史) |
476 |
510 |
|
财务管理(仅物理) |
417 |
486 |
|
江苏-对口单招 |
机械 |
628 |
771 |
机电 |
699 |
848 |
|
电子电工 |
698 |
845 |
|
江苏-专转本 |
电子信息工程 |
169 |
275 |
软件工程 |
169 |
271 |
|
土木工程 |
169 |
280 |
以各省市考试院公布为准
招生工作办公室
2021年6月23日
机械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电力仿真)
电力工程学院
自动化学院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计算机工程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
汽车与轨道交通学院
环境工程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外国语学院
数理学院
体育部
工业中心、创新创业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腾讯云人工智能学院
招生工作办公室
2021年6月24日
招生工作办公室
2021年6月24日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