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省部共建高校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2025年7月23日
整理: 大学志
ChinaSchool.
办学历史悠久,综合实力较强。广西医科大学坐落在素有“中国绿城”之称、天下民歌眷恋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创建于1934年11月21日,前身是广西省立医学院,1996年5月更名为广西医科大学。
学校是全国建校较早的22所本科医学院校之一,是全国最早定点招收来华留学生、港澳台学生和华侨学生的8所医学院校之一,是全国首批硕士、第二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是教育部批准具有招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留学生资格的首批30所高校之一。2020年成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是广西唯一一所省部共建医科大学。2021年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十四五”规划重点支持建设国内一流大学的三所高校之一。2024年,软科中国医药类大学排名第17、中国大学排名第160。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入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1000强。2025年荣获“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办学空间拓展,办学条件优良。现拥有南宁-校本部、南宁-武鸣校区、玉林校区和南宁-五象校区(在建)4个校区,共占地约3300亩。其中,校本部位于南宁市青秀区双拥路22号,总占地面积571.2亩,主要开展研究生教育、国际教育和临床医学专业后两年教育。武鸣校区是首批入驻南宁教育园区的本科高校,位于南宁市武鸣区武华大道,总占地面积1433亩,现有14个常驻管理部门和14个教学单位办公,主要开展医学类专业前期教育和非医学类专业本科教育。玉林校区位于玉林市与北流市交界的新圩镇文华路107号,占地面积869.9亩;2019年3月,原玉林市卫生学校整体迁入校区,9月开始招收本科和高职学生;2020年10月,原玉林市卫生学校上划归学校管理,更名为“广西医科大学附设玉林卫生学校”;共设5个教学部门、26个教研室、5个实验中心;开设2个本科专业、5个高职专业和9个中职专业。五象校区位于南宁市良庆区凤凰路23号,总占地面积约351.84亩,建有国际医药教育交流与研究中心(五象校区)、中国—东盟地中海贫血防治国际研究中心、中国—东盟实验动物科创中心和广西卫生应急技能实训基地,预计2026年3月竣工投入使用,可容纳在校生4000名,主要承担药学、公共卫生、临床医学等医学相关专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与相邻的附属肿瘤医院五象院区深度融合,集教学、科研、医疗服务和国际交流合作于一体,建设面向东盟的医学人才培养高地和科研创新枢纽。
群英荟萃育栋梁,名师齐聚展风采。共有职工14096人(含5所直属附属医院12183人),其中,专任教师2403人(硕士生导师1713人,博士生导师402人,博士后合作导师268人),正高职称1064人,副高职称2034人,博士1569人;院士3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两院院士2人(含院士工作站)】,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10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6人;广西院士后备人选2人,广西杰出人才1人,广西八桂学者15人,八桂青年拔尖人才38人,广西特聘专家10人,广西优秀专家36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43人;国家级教师团队1个(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近5年,职工获得全国医学(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特等奖1次、一等奖3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3次)、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1次、三等奖3次)、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4次、三等奖5次)等全国各类赛事嘉奖近200人次。

教育教学设施完备,专业课程建设丰硕。设有二级学院19个、研究生院1个、现代产业学院4个、医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1个、实验动物中心1个、医学实验中心1个,建有实践教学基地189家(其中,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是目前广西最大的临床医学实践教学平台),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级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与考官培训基地、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临床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和国家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拥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教育培养体系。开设本科专业31个。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自治区级7个,一流本科专业学生数占在校本科生总数的比例超过80%;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建设项目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4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来华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英语授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入选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课程1门、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1门、全国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精品课程5门、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案例库案例3个、全国药学专业学位优秀教学案例1个,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1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60门。临床医学(2011年)、护理学(2011年)、口腔医学(2015年)、药学(2022年)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2023年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通过教育部第二轮临床医学专业认证;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优秀”等级;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3年通过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迄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
学科建设突出,竞争力较强劲。以医为主,培养专业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7大学科门类。现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其中,一级学科生物医学工程填补广西博士学位授权点“零”的空白);临床医学、口腔医学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广西一流学科、6个广西优势特色重点学科、9个广西重点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免疫学、一般社会科学、材料科学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临床医学ESI学科全球排名893位,居全球前1.34‰),学科ESI综合排名位列全区高校第2、全国医药院校第19、全国高校第159。
优势特色鲜明,科技创新显著。在广西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研究方面具有鲜明特色和明显优势,区域高发肿瘤防治、地中海贫血防治、再生与组织器官修复研究、器官捐献和器官移植、长寿与老年疾病防治、新发传染病防治、基因与个体化医学研究、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药物创制研究、真菌病防治等多个领域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其中,地中海贫血防治研究创建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广西模式”,实现重型地贫患儿“零出生率”,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率超过95%,该模式已在13个国家地贫防治技术开展示范应用,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给予充分肯定,并向全国、东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推介应用。区域高发恶性肿瘤生物靶向诊治创新团队的研究成果(肝癌等恶性肿瘤靶向诊治)获评2021年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十大进展和2022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25年1月8日在《Cell》期刊上发表关于通过静脉注射新型溶瘤病毒NDV-GT治疗晚期癌症的最新研究成果,引起国内外学界和社会广泛关注。
学校现有靶向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靶向诊治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基因检测示范中心、西南特色民族药物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4个,有区域性高发肿瘤早期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寿与老年相关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卫生健康委地中海贫血防治重点实验室(共建)、骨与软组织再生修复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部级科研平台9个以及广西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精准医学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平台64个。近3年,每年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均超过百项,立项数和资助经费数均位于广西高校前列。“十三五”以来,新增省部级科技类奖项107项,在《Cell》《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ature》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原创性研究、高水平论文6922篇。1978年至今,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广西科技进步奖等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791项(其中,国家级307项、省部级484项,包括国家级科学技术奖3项、全国科学大会奖6项和“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及广西科技进步特别贡献奖、一等奖、二等奖等)。
学校向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广西医科大学学报》《中国癌症防治杂志》和《结直肠肛门病外科杂志》3种学术期刊。其中,《结直肠肛门病外科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优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入选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癌症防治杂志》连续7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连续10年入选《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是中国高校、教育部、广西优秀科技期刊,历届特邀学术顾问有中国工程院戴尅戎院士、樊代明院士、刘德培院士、廖万清院士、于金明院士、张学院士等名家,1999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0年入选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及其《化学文摘》(CA),2004年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四版),2024年成为中国高校医学集群系列期刊的“创始成员刊”学报,题录内容被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ISTIC)和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开放存取期刊目录“瑞典开放获取期刊目录”(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DOAJ)数据库、欧洲公共数据库(EuroPub)、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sweb)、哥白尼索引精选数据库(ICI world of Journals)等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
教育开放拓展,国际交流活跃。学校长期招收国际学生,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和广西政府东盟国家留学生奖学金院校,是中国-东盟教育开放合作试验区来桂留学基地培育学校,是全国来华留学教育先进集体和广西高校来华留学教育工作优秀单位,现有来华国际学生及港台学生368人。学校是“一带一路”国际医学教育联盟、中国-东盟高校医学联盟等成员单位,先后与欧洲、亚洲、大洋洲等57个国家和地区的54所大学、医疗机构建立良好战略合作和学术交流关系,每年选拔优秀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赴境外高校访学或交流;重点开展与东盟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交流合作;举办或承办中国—东盟国际口腔医学交流与合作论坛(自2008年起,每两年一届,已连续举办8届,纳入国家卫健委15个部长级论坛之一,是国内口腔医学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会议和中国口腔医学对外交流的重要名片)、中国—国际器官捐献大会(CIODC)暨“一带一路”器官捐献与移植国际合作发展论坛、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分论坛“地中海贫血防治研讨会”等15个高水平国际学术论坛;建有中国-东盟医疗保健中心(广西)、中国-东盟远程医疗中心和生物靶向诊治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肝脏损伤与修复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中国—东盟地中海贫血防治国际研究和培训中心、中国(广西)—东盟新发传染病联合实验室等多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和研究平台;积极参与并融入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建设,联合推进试验区地中海贫血防治实验室、防城港市万清皮肤病与真菌病防控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建设和广西蛇药用、海洋生物等大健康产业发展。
医教协同体系健全,健康服务质量高。学校现有直属附属医院5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0所、教学医院17所、实习医院19所、附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个、附属精神卫生中心2个、自治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9个。其中,5所直属附属医院编制床位6847张,年门诊量超过581.67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36.74万人次。
第一附属医院系中国—东盟医院合作联盟主席单位、广西首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广西及面向东盟的医学人才培养培训的核心基地,是广西临床医疗、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医疗保健的中心,在职职工4775人(其中博士586人、硕士1155人、高级职称1012人),临床科室46个,病区72个,医技科室19个,编制床位2750张,建有“互联网+医疗健康”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负责9个国家级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5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的培养培训,2020年、2021年、2022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分别位列第44名、第43名、第41名,连续10年位列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华南区综合排行榜前三,位列华南区专科声誉排行榜前五学科37个(2023年),获评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人文爱心医院、全国爱婴医院和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同时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医疗卫生健康服务战略需求,搭建中国—东盟跨境医疗合作生态圈,与越南、防城港市共同打造“海陆空+互联网”立体式、全领域中越跨境医疗救助绿色通道“1369生命直通车”品牌。
第二附属医院系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及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和广西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是全国首家通过DNV国际医院标准认证的公立综合医院、中国县域医院院长联盟县域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基地(全国首家,广西唯一)、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广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基地、广西首家航空医学救援基地医院和全民健康管理示范医院,牵头成立中国-东盟医院合作联盟急诊专科跨境医联体、环南海-中国东盟海上医学救援联盟,设有高新工业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在职职工3025人(其中卫技人员中高级职称人员442人、医技人员博士145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比例92.2%),临床科室39个,医技科室12个,病区59个,专科门诊及特色专病门诊39个,编制床位共计1558张,器官捐献与移植学科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是“植树中华”全国器官移植示范中心,荣获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全国管理创新医院、全国人文爱心医院、全国医院医疗保险服务规范先进单位、全国平安医院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国家卫健委改善医疗服务十大亮点单位(广西唯一)等多个各类国家级、省部级表彰。
附属肿瘤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防治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癌症中心、广西医科大学肿瘤医学院)是广西唯一 一家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社区服务与康复为一体的省级肿瘤防治研究机构和国家三级甲等肿瘤医院,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临床药物试验基地和“一带一路”国际肿瘤防治联合培训基地,是全国肿瘤诊疗服务与管理能力建设首批成员单位,是广西肿瘤防治研究中心、肿瘤人才培训中心和肿瘤医学信息中心,挂靠有广西抗癌协会和广西肿瘤性疾病、妇科内镜、妇科肿瘤、综合介入、肿瘤化疗、肿瘤放射治疗质控中心,设有五象院区、青秀院区,在职职工2069人(其中卫技人员1833人,高级职称人员444人,医师649人,博士228人、硕士531人),临床科室40个,医技科室18个,编制床位共计1436张,连续9年在华南区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上名列前茅,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迄今广西医疗卫生系统获得的最高级别科技奖励)、全国平安医院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小家、广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广西工人先锋号等多个各类国家级、省部级表彰。
附属口腔医院是广西唯一的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与考官培训基地(口腔类别)、国家口腔颌面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临床研究中心广西分中心(口腔类别4个),是广西特色新型智库“中国—东盟医学人文教育研究中心”和广西口腔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培训基地,是广西口腔医学教学、科研、医疗、保健中心,设有双拥路院区和东盟国际口腔医学院(五象新区)等,在职职工744人(其中博士77人,高级职称141人),开放床位257张,连续10年位列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中国医院排行榜—华南地区专科声誉排行榜(口腔科)”前三名,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口腔类别)绩效监测中保持在全国A档行列(口腔专科医院最高等级),荣获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中国医院百强院、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先进集体、全区卫生系统集体二等功、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群众满意的医疗机构、公立医院医疗质量安全提升典型案例等多个各类国家级、省部级表彰。
附属武鸣医院是南宁北区域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社区服务与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救治快速通道救治基地、国家胸痛中心(标准版)认证单位、中国创伤救治联盟成员单位、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网络成员单位、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协培基地、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A级教学医院、广西现代化临床医学模拟培训中心,在职职工1570人(其中博士、硕士316人,高级职称277人),临床科室44个,医技科室10个,开放床位1360张,近五年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荣获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
生源渠道广泛,人才培养优质。现有在校各类学生59074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8578人、研究生9991人(全日制研究生6212人、在职博士研究生1029人、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2750人)、来华国际生及港台生368人、高职高专生7296人、中职生5447人(附设玉林卫生学校)、各类继续教育学生17394人,来自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和海外32个国家。迄今为止,共培养各级各类人才20余万名,超过90%的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留在广西工作。近10年,学生荣获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全国总决赛、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全国护理专业本科临床技能大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各类国家级竞赛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与金奖、银奖100余人(其中,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全国总决赛特等奖1次和二等奖2次,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银奖3项,第二届全国护理专业本科临床技能大赛团队特等奖1项,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家级金奖1项、铜奖11项),获得国际、全国啦啦操等相关体育赛事冠军、亚军100余次(其中,国际体育赛事冠军1次、亚军1次,国家级体育运动竞赛前三名63次),本科毕业生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平均通过率连年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8.30个百分点以上;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通过率连年保持在90%以上;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平均通过率连年达99%以上。2008年至今连续17年获评为“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2009年获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教育部50所“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7年作为全国第一所医学院校获得教育部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2021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
党建业务融合,引领作用突出。“十三五”以来,学校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1个、全国高校“双带头人” 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1个、全国公立医院党建示范医院1个,全国公立医院临床科室标杆党支部1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4个、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1个、全国优秀共产党员1人和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2人。2010年、2018年两次获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8年入选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1个。2021年成为第一批全区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校和全区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高校。2022年、2025年两次荣获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2023年获评全区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创新基地。
展望未来,砥砺奋进。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心怀“国之大者”,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秉承“厚德励志、博学弘医”的校训精神,以国家发展战略和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为导向,紧紧围绕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决策部署,按照“回归初心、以人为本、遵循规律、统筹兼顾、着眼长远”的学校新发展思路,解放思想、守正创新,笃行实干、砥砺奋进,大力实施“十大行动”和党建“六大工程”,全力推动“十四五”圆满收官和“十五五”谋篇布局,为加快建成立足广西、面向东盟、服务“上合”的国内一流、国际著名医科大学而团结奋斗,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和强国建设、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广西医科大学
相关数据截至2025年5月30日

大学风光 · 1
我的大学 · 广西医大(GXMU)
棠梨落雨 · 陌上花开

大学风光 · 2
我的大学 · 广西医大(GXMU)
棠梨落雨 · 陌上花开

大学风光 · 3
我的大学 · 广西医大(GXMU)
棠梨落雨 · 陌上花开

大学风光 · 4
我的大学 · 广西医大(GXMU)
棠梨落雨 · 陌上花开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招生工作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接受纪检监察等部门、考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三条 学校全称为广西医科大学,是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培养包括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普通本科生、留学生、高职专科生及成人高等教育在内的各类专门人才。国标代码为10598,主管部门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第四条 学校办学地址
南宁-校本部: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双拥路22号。
南宁-武鸣校区:广西南宁市武鸣区武华大道武鸣段336号。
玉林校区:广西玉林市北流市新圩镇文华路107号。
第五条 培养地点
本科专业: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儿科学、精神医学、法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妇幼保健医学、临床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卫生检验与检疫、医学实验技术、药学、护理学、助产学、中药学专业分阶段在南宁-武鸣校区和南宁-校本部学习;其他本科专业全程在南宁-武鸣校区学习。护理学(玉林校区)、药学(玉林校区)全程在玉林校区学习。临床课程教学及实习教学在各教学基地进行。
高职专业:护理分阶段在南宁-武鸣校区和南宁-校本部学习,其他高职专业全程在玉林校区学习。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六条 广西医科大学招生就业工作委员会是学校全日制普通本科、高职(专科)招生工作的领导机构,负责制定招生政策、招生计划等事项。
第七条 广西医科大学招生就业处是组织实施学校全日制普通本科、高职(专科)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
第三章 录取规则
第八条 学校招生录取工作执行教育部规定的“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工作机制,在教育部领导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统一组织进行。
第九条 学校采用“分数优先”的原则,依据投档分进行专业录取。各专业志愿之间不设分数级差。考生投档分相同时,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同分排序规则进行录取。考生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在全部有专业志愿考生录取分档完毕后,再将所有未录取且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按从高分到低分排序调剂到其他尚未录满的专业,不服从调剂的,作退档处理。
第十条 实施高考改革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志愿须满足该专业选考科目要求。
第十一条 学校执行教育部与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有关加分政策规定,并计入总分。
第十二条 投档比例: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比例投档。
第十三条 我校以英语作为公共外语教学语种,非英语语种考生入学后的专业教学培养使用的外语语种仅为英语,小语种考生谨慎报考。
第十四条 学校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对体检不符合招生条件的考生,我校概不录取;新生入学后需进行体检复查。同时从学生就业、工作岗位的特殊性考虑,对报考我校部分专业考生的身体状况提出以下规定:
(一)要求报考以下专业的考生无色盲、色弱:
1.本科专业: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儿科学、法医学、精神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妇幼保健医学、临床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卫生检验与检疫、药学、中药学、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智能医学工程、医学实验技术、护理学、助产学、运动康复。
2.高职专业:护理、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医学美容技术
(二)肢体残疾、行动不便以及面部有明显缺陷的考生慎报我校医药类专业。
(三)患有重症或难治性癫痫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病未治愈、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和依赖者,我校不予以录取。
(四)口腔医学专业不录取左利手考生。
(五)护理学(本科)、助产学(本科)、护理(高职)专业要求女生身高不低于155cm,男生身高不低于166cm。
(六)我校所有专业男女生比例不限。报考法医学专业的考生,有意向去公检法单位就业的,相关要求请参考公检法公务员招考条件。
第十五条 临床医学(国家免费医学定向生)专业属于国家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只在广西招生。学生录取后、获得入学通知书前,须与卫生行政部门签署定向就业协议,承诺毕业后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6年。
第十六条 学校同时招收免费少数民族预科生和少数民族预科生。
免费少数民族预科生面向广西老、少、边、山、穷县(市、区)农村户口的应届少数民族高中毕业生招生。入学后可免除预科一年学费。少数民族预科生面向广西所有少数民族考生招生,考生入学后根据规定按学年缴纳学费。
被录取的预科生到广西民族大学学习一年。学习期满,考核合格者将按照相关规定录取到我校除临床医学(“5+3”一体化、国家免费医学定向生)外等相关本科专业学习,分流的本科专业选考科目必须与高考选考科目相符。
第十七条 各专业新生均按所录取的专业报到,入学后原则上不再进行专业调整。如确有转专业需求的,本科学生按《广西医科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细则》执行,高职(专科)学生按《广西医科大学普通高等教育专科(高职)生学籍管理规定》中有关转专业的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录取名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统一向考生公布,同时在学校本专科招生网公布。
第四章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第十九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一)经教育部批准,我校与美国西俄勒冈大学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项目招生专业为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医疗保障方向)(专业代码:120401H),学制四年,国内学习3年,赴美学习1年。完成四年学业,成绩合格并达到学位授予条件的,可获得我校颁发的本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以及美方授予的本科学位(学士)证书。
(二)完成广西医科大学三年学习后,托福(TOFEL)成绩达到61/500,或雅思(IELTS)成绩达到5.5,或多邻国(Duolingo English Test)成绩达到85分以上,且达到美方院校当年要求的入学成绩的学生,可直接进入美方继续第四年课程学习。
(三)本项目学生不可转到其他专业,如因个人原因或不可抗力因素,学生未能在第四年赴美学习,缴清前三年学费后(33000元/生.学年),可选择在广西医科大学修完本专业第四年的全部课程,学费标准按我校同级公共事业管理普通本科专业的收费标准收费(5500元/生.学年)。成绩合格并达到学位授予条件者,可获得我校颁发的本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具体要求详见学校学籍管理规定。项目更多信息请登录学校本专科招生网查询。
第五章 中澳2+2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第二十条 中澳2+2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一)“中外高水平大学学生交流计划”(简称“中高计划”),是经教育部人文交流中心确定,与国外高水平大学通过课程对接、学分互认和分段联合培养方式开展的合作项目。教育部人文交流中心对“中高计划”实施给予指导。项目服务方(北京中教人文国际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做好“中高计划”实施支持服务工作,将向学生收取项目服务费,标准为43,000元人民币/生。费用分两次收取:第一次于新生入学注册报到时收取28,000元人民币/生(费用包括项目管理费、雅思强化等衔接课程费。无论学生是否出国,该费用不予退还);第二次于学生在获得外方学校录取信后10个工作日收取15,000元人民币/生(费用包括外方高校申请费、签证指导费以及境外服务费。若学生未能获得留学签证,该费用全额退还)。
(二)本科项目学制四年,采取“2+2”培养模式,学生第一、二学年在中方高校学习,第三、四学年赴外方高校学习,顺利完成学业的学生可同时获得中外高校颁发的学士学位以及中方高校颁发的本科毕业证书。
(三)录取英语成绩要求不低于105分(150 分制)。注:单科满分值不为150分制按70%折算。
详情请登录学校本专科招生网查询。
第六章入学、毕业和收费标准
第二十一条 新生入学后,按照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入学资格复查。
第二十二条 我校所有临床课程由各直属、非直属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承担,根据教学安排,学生将到各直属、非直属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进行学习。
第二十三条 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
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专业5年本科阶段合格者直接进入本校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的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阶段。阶段学习期满,达到广西医科大学相关文件要求,成绩合格者,分别颁发广西医科大学 本科毕业证书和研究生毕业证书。达到学位授予标准的,分别颁发广西医科大学学士学位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普通本科教育达到毕业要求者,学校颁发毕业证书。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有关要求者,颁发学士学位证书。高职(专科)教育的学生,达到毕业要求者,学校颁发毕业证书。
第二十四条 收费标准
学费、住宿费等收费标准依据价格主管部门批复或备案的最新标准执行,详情可参阅我校收费公示信息,全日制本科专业实行学分制收费,学生入学时须按照规定的标准预缴学费,毕业(离校)时根据学生实际修读情况结算学费,公共事业管理(中外合作办学)及高职专业实行学年制收费。
本科预缴学费标准为: 5000-7500元/生.学年
高职预缴学费标准:7500-9000元/生.学年
公共事业管理(中外合作办学):33000元/生.学年
住宿费标准为:800-1350元/生.学年。
学生在校期间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项目遵循自愿和非营利原则,依据《广西公办学校教育收费项目清单》内容及标准执收,主要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
(一)服务性收费:档案资料查证及翻译费10元/人次,证明材料需要翻译成外文的,按成本收取翻译服务费;借阅图书滞还费0.1元/册.天;学生宿舍热水费38元/立方米;补办证工本费10元/证,补办校园一卡通30元/卡;伙食费自愿入伙,据实结算;校医务室诊疗费按自治区医疗服务价格收取。
(二)代收费:体检费85.6元/人;超定额水电费,按照自治区水电价格收取。
其他收费项目及标准详情可参阅我校收费公示信息。
第二十五条 学校情况、专业介绍、招生计划等详细信息请访问我校本专科招生网。
第二十六条 学校构建了国家奖助学金、助学贷款、校内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学生奖助体系。在新生入学报到时设立“绿色通道”,保证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顺利入学,资助与育人紧密结合,助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第二十七条 学校港澳台侨招生中,通过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依据台湾学测成绩招生、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招生等,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本章程以及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我校不委托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进行招生录取工作,招生录取工作不收取任何费用。
第二十九条 联系方式:
电话: 0771-5359030
学校网址:www.gxmu.edu.cn
本专科招生网址:https://zs.gxmu.edu.cn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条 本章程由广西医科大学招生就业处负责解释,若有与国家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不一致之处,以国家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为准。
第三十一条 本章程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招生工作办公室
2025年6月13日
2025年本科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3+1+2选科模式)
2025年本科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综合改革) / 2025年普通高职招生计划表
2025年临床医学(国家免费医学定向生)专业招生计划 / 2025年本专科专业组情况(广西)
招生工作办公室
2025年6月12日
招生工作办公室
2025年6月11日
本科
临床医学(5+3一体化)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 (国家免费医学定向生)
口腔医学
麻醉学
医学影像学
儿科学
精神医学
预防医学
妇幼保健医学
法医学
临床药学
医学检验技术
康复治疗学
药学
药学(中澳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卫生检验与检疫
中药学
生物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
智能医学工程
医学信息工程
助产学
护理学
医疗保险
健康服务与管理
英语
翻译
养老服务管理
社会工作
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社会医疗保障方向)(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高职
医学检验技术
康复治疗技术
医学美容技术
药学
护理
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
招生工作办公室
2025年7月20日
收费标准
学费、住宿费等收费标准依据价格主管部门批复或备案的最新标准执行,详情可参阅我校收费公示信息,全日制本科专业实行学分制收费,学生入学时须按照规定的标准预缴学费,毕业(离校)时根据学生实际修读情况结算学费,公共事业管理(中外合作办学)及高职专业实行学年制收费。
本科预缴学费标准为: 5000-7500元/生.学年
高职预缴学费标准:7500-9000元/生.学年
公共事业管理(中外合作办学):33000元/生.学年
住宿费标准为:800-1350元/生.学年。
学生在校期间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项目遵循自愿和非营利原则,依据《广西公办学校教育收费项目清单》内容及标准执收,主要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
(一)服务性收费:档案资料查证及翻译费10元/人次,证明材料需要翻译成外文的,按成本收取翻译服务费;借阅图书滞还费0.1元/册.天;学生宿舍热水费38元/立方米;补办证工本费10元/证,补办校园一卡通30元/卡;伙食费自愿入伙,据实结算;校医务室诊疗费按自治区医疗服务价格收取。
(二)代收费:体检费85.6元/人;超定额水电费,按照自治区水电价格收取。
其他收费项目及标准详情可参阅我校收费公示信息。
学校情况、专业介绍、招生计划等详细信息请访问我校本专科招生网。
奖助政策( 2025 )
学校构建了国家奖助学金、助学贷款、校内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学生奖助体系。在新生入学报到时设立“绿色通道”,保证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顺利入学,资助与育人紧密结合,助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附:广西医科大学部分奖助学金情况简介(2025)
1.国家奖学金:名额按上级文件规定评选,奖金8000元/人。
2.国家励志奖学金:名额按上级文件规定评选,奖金5000元/人。
3.国家助学金:名额按上级文件规定评选,一等助学金4300元/人;二等助学金2300元/人。
4.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名额按上级文件规定评选,奖金5000元/人。
5.校长奖学金:面向本科学生,按本科生人数的3‰比例评定,奖金8000元/人。
6.学校优秀学生奖学金:特等奖名额占学生总人数的2‰,奖金3000元/人;一等奖名额占学生总人数的2%,奖金1500元/人;二等奖名额占学生总人数的5%,奖金800元/人;三等奖名额占学生总人数的8%,奖金500元/人。
7.星火奖学金:面向我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本科学生,2500元/人,每年20人。
8.莱士奖学金:面向我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本科医学检验技术、护理专业的学生,奖金3000元/人,每年10人。
9.陈仕好奖学金:面向我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本科学生,奖金3600元/人,每年10人。
10.稻盛京瓷西部开发奖学金:奖金3000 元/人,每年15人。
11.优利特奖学金:奖金2000元/人,每年10人。
12.广西医科大学助学金:名额按当年学校文件规定评选,一等助学金4300元/人;二等助学金2300元/人;三等助学金1000元/人。
13.杏湖助学金:按本专科学生数的15‰比例评定,助学金1000元/人。
14.心新起航助学金:面向家庭经济困难新生,按本专科新生人数的7%左右。一等助学金1200元/人;二等助学金1000元/人;三等助学金800元/人。
15.大学生年度人物:奖金1000元/人,每年5—10人。(每两年评选一次)
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向银行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生源地信用贷款,以及申请临时性突发困难资助或参加校内勤工助学来完成学业。
招生工作办公室
2025年6月20日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