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8日
整理: 大学志
ChinaSchool.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创建于1965年,2024年教育部批准以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为基础,设置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学校成为“十四五”期间国家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首批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是重庆市第一所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大学。
学校主校区位于重庆大学城,地处西部(重庆)科学城“智核区”,紧邻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重庆金凤电子信息产业园,服务西部(重庆)科学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大国家战略。同时,学校结合重庆市主城新区功能定位与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发展双重需求,服务两江新区、永川区高质量发展,助力重庆打造西部职教高地。
学校现有大学城校区、北碚校区、永川校区、两江校区,占地2566.18亩,校舍77.29万平方米;总资产27.75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3.51亿元;全日制在校生22369人;馆藏图书266.86万册(含电子图书)。学校设有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电子与物联网学院、通信工程学院、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财经管理学院、数字媒体学院、建筑与材料学院、智慧健康学院8个(专业)实体性学院以及通识教育与国际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与国防教学部、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4个(育人)功能性学院。
学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首批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单位”“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人社部、财政部“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国家级能效领跑者单位”;全国唯一获批第46届、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主、辅基地并拥有3名中国专家组组长的高职院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单位、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单位。

专业特色鲜明。学校以专业特色统领办学特色,紧密对接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布局信息安全与管理、物联网工程技术、现代通信工程、智能网联汽车工程技术等数智化特色专业群12个,全日制职业本科招生专业11个,开设全日制高职专科专业65个,分布在电子与信息、装备制造、财经商贸等10个专业大类,打造专业群“高峰”“高原”“高岗”,形成对接智能全产业链的专业群品牌。学校建成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国家级重点(骨干)专业18个,主持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建成国家级课程29门,出版国家规划教材100部,国家级实训基地13个。在“2024年金平果高职专业整体实力排行榜”中,学校10个专业竞争力位列全国第一,34个专业竞争力位列全国前五。
师资力量雄厚。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教师人人出彩”理念,打造高水平团队和领军人才。现有专任教师1226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8%,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87%,专业课双师型教师占比91%。拥有以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代表的国家级教师团队6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省级教学和科技创新团队9个、全国技术能手21人,入选国家教学名师、国务院政府特殊专家特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重庆技能大师、重庆市名师、领军人才、青年学者等各级各类人才项目300余人次。
育人成效明显。学校凝炼出“十用十不用”等核心育人理念方法,全面推进“大思政”三全育人改革。同时,率先提出“技术技能教育的英才育人”理念,构建“岗位导向、通专融合、个性培养”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创新“匠师协同、双能支撑、孵扶联动”能工巧匠培养模式,实施“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工匠工坊支持计划”“星光大道奖励计划”,为“重电学子”开出个性化成长清单,先后培养诸如世界技能大赛冠军李小松、“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杨成兴等一大批高素质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近五年,学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7%以上,留渝就业创业人数占比保持在76%以上,为重庆产业发展培养了19800余名高技能人才。学生获国家级技能竞赛奖项501项(一等奖和金牌138项),其中,获世界技能大赛金牌1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金牌3枚,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4项、一等奖1项,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9项。学校个性化人才培养机制、就业典型经验多次被央视《焦点访谈》专题报道。在2019—2023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高职)大学生竞赛榜单中,位列全国第一。
研发服务强劲。学校建有“沈昌祥网络空间安全院士专家工作站”“硅光子千人专家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中心”“重庆高技能人才发展研究中心”和“重电e家”国家级众创空间,联合重庆大学共建“大数据智能与隐私计算”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与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共建“大数据与最优化研究所”,建有“机器人技术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智能制造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个教育部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有“城市建筑智慧运维管理重庆市高校工程中心”“重庆精密加工及在线检测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推广中心”等1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学校“大数据与最优化研究所”研发出国内第一个具备隐私计算的数联网节点接入设备,“硅光子千人专家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中心”研发的大光敏面APD芯片获中国激光“金耀奖”铜奖等多项国家级创新奖。近五年,学校获批国家级、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459项,其中承担国家自科基金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4项。获发明专利授权(含国外)601项、重庆市科技进步奖12项、重庆市专利奖优秀奖1项。
产教融合深入。探索学校教育要素、创新要素和产业生产要素循环互通机制,形成“产教联合体—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一体化管理体系。牵头成立首批国家级西部职业教育基地产教联合体(全国28个,重庆唯一)、市级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产教联合体,全国网络空间安全、全国万物智联、全国移动通信等3个产教融合共同体。与中国电科、长城汽车共建2个省级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新一代电子信息产教融合基地入选国家发改委“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建设并实质化运行华为ICT等产业学院7个,其中2个入选重庆市现代产业学院。与华为共建全球第一个“华为实训基地”,连续八年获“华为ICT学院最佳合作奖”,是华为在全国唯一授牌的“产教融合示范校”。
开放合作广泛。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为牵引,不断探索“职教出海”新路径,联合重庆长安汽车等四方共建“重电-长安汽车哈萨克斯坦丝绸之路汽车培训实践基地”;与印尼电信大学共建“中-印尼长江数智工匠学院”,构建“一学院四平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重庆职业国际合作办学品牌;建成中乌ICT学院、中泰国际学院等8个海外机构和中心,与30余个国家和地区55所院校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培养学生600余人,招收长短期留学生920名;牵头成立中非(重庆)职业教育联盟,推动重庆职业教育国际化布局。联合重庆长安、华为、中兴等中资企业开展海外技术培训与认证服务,累计为哈萨克斯坦、印尼、老挝等合作国家培训技能人才超2.32万人日。牵头开发坦桑尼亚国家职业标准99项,被纳入坦桑尼亚国家职业教育体系。获中泰职业教育合作示范项目、中德产教融合示范项目单位、中非教育合作与人文交流优秀单位、重庆市来华留学工作先进集体等。在2023年高职发展智库发布的中国高等职业院校改革活力指数排行榜中,学校国际化发展活力位居全国第四。
学校肩负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使命,取得一系列标志性建设成果。在近四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中,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先后获“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重庆市文明校园”“重庆市党建工作示范高校”“重庆市‘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重庆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在2024年武书连高职高专排行榜、高职智库中国高等职业院校改革活力指数、GDI高职高专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二。在2025年GDI职业本科院校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四。
面向未来,学校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内涵建设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坚守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持续提升关键办学能力,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应用技术研发导向、电子信息特色鲜明、全国顶尖、世界一流的职业技术大学”的美好愿景而努力奋斗!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更新于2024年12月

大学风光 · 重电(CQUET)
我的大学 ·
棠梨落雨 · 陌上花开

大学风光 · 重电(CQUET)
我的大学 ·
棠梨落雨 · 陌上花开

大学风光 · 重电(CQUET)
我的大学 ·
棠梨落雨 · 陌上花开

大学风光 · 重电(CQUET)
我的大学 ·
棠梨落雨 · 陌上花开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制定依据:为深入贯彻依法办学、依法招生的要求,切实维护考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保证2025年学校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教育部有关规定,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适用范围:本章程适用于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2025年普通高考本科、专科招生工作。
第二章 学校概况
第三条 学校全称: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第四条 办学地址:
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东路76号(校本部)
第五条 办学层次:本科、专科。
第六条 主管部门: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第七条 学校标识码:4150012609。
第八条 学习形式:全日制。
第九条 办学性质:公办。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前身是1965年创建的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2024年5月,教育部批准以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为基础,整合西部职教基地资源,设置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学校成为重庆市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
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十条 学校成立由书记、校长任组长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坚持“集体议事、集体决策”制度。
第十一条 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名称为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招生工作办公室(挂靠学校招生就业处),在学校招生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教育部招生工作有关规定的贯彻执行和学校招生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四章 纪检监督
第十二条 学校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对学校招生进行全程监督。
第十三条 学校不委托任何中介机构和个人从事招生工作。
第五章 专业计划及收费
第十四条 招生专业及收费:
1.2025年,我校共设11个本科专业、25个专科专业(类)面向全国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招生;具体分省分专业计划可在学校官网查询(最终以各省级招办公布计划为准)。
本科专业:物联网工程技术、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大数据工程技术、现代通信工程、智能网联汽车工程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光电信息工程技术、人工智能工程技术、通信软件工程、航空智能制造技术。
专科专业:计算机类、通信类、汽车制造类、自动化类、机械设计制造类、航空装备类、药品与医疗器械类、物流类、财务会计类、电子商务类、建设工程管理类、广播影视类、艺术设计类、金融科技应用、市场营销、工业互联网技术、智能建造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数字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康复辅助器具技术、健康管理、旅游管理、智能机器人技术、机电设备技术。
其中:本科大数据工程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专业及专科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移动应用开发专业就读教学地点为:重庆市渝北区华山南路16号。
2.收费:①学费收费标准按照《重庆市物价局重庆市财政局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学费收费的批复》文件执行。学校在《新生入学指南》中将分专业收费标准告知新生,新生亦可查看学校官网收费公示表,本科收费标准从6250元-8300元/生/年,专科收费标准从6000-8300元/生/年,艺术类专业收费标准11500元/生/年;相关收费标准及新增专业收费标准均以物价局最终核定收费标准为准。②住宿费按照《重庆市物价局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学生公寓收费标准的批复》(渝价〔2002〕513号、渝价〔2007〕472号、渝价〔2012〕272号)文件执行,4人间每生每年收取1200元;6人间每生每年收取1000元;8人间每生每年收取800元,具体收费以学生住宿的寝室类别为准;如因故退学或提前结束学业,学校按学生实际学习时间和实际住宿时间,按月计退剩余的学费和住宿费。
第六章 录取
第十五条 录取原则
学校贯彻公平竞争、公平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新生。
1.专业平行志愿模式:按考生投档专业确定录取专业。
2.院校平行志愿模式、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模式:遵循志愿优先的原则确定录取专业。考生投档成绩相同时,按所在招生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同分排序规则确定位次。专业志愿无法满足时,对服从调剂志愿的考生按分数从高到低调剂志愿录取,不服从调剂的考生,则予以退档处理,专业不设分数级差。
3.美术生录取:重庆考生,在考生高考文化成绩和我市专业统考成绩都达到相应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基础上,按投档成绩进行平行志愿录取。四川考生,按四川省招办规定的投档规则录取。
4.加分原则:我校在专业录取过程中承认各省市自治区政策性加分和降分,经所在省市招办批准投档到我校的,我校根据投档成绩择优录取。
5.根据教育部相关政策,学校预留本科招生计划主要用于调节生源地线上生源不平衡问题,预留计划数不超过总计划的1%,也可视情况不预留。
6.其他要求:录取的体检标准执行国家相关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录取外语语种要求不限,入学后公共外语统一为英语;录取男女比例不限。
第十六条 被我校录取的新生,应在学校规定的期限内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向学校请假。未请假或请假逾期一周者,视为放弃入学资格。新生入学后,学校将进行新生入学复核,复核结果不合格者(冒名顶替、弄虚作假等),取消其入学资格。
第七章 其它
第十七条 学生资助政策
1. 生源地助学贷款
需学生本人前往户籍所在地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理,贷款额度每年最高20000元,超出学费及生活费部分可用于补贴日常开支。应届生需持正规本专科院校录取通知书,在读生需提供学生证或在读证明。
2. 国家奖、助学金
国家奖学金,奖励特别优秀的全日制学生,奖励金额为每生每年10000元;
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优秀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学生,奖励金额为每生每年6000元;
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学生,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 3700 元,分三档发放(一等4900元、二等3700元、三等2900元)。全日制在校退役士兵学生全部享受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700 元。
3. 校内奖学金
学校设有多项奖励计划,多维度支持评价,鼓励学生成长成才,包括:学年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卓越人才奖励计划、丰润专项励志奖学金、短期出国(境)研修奖学金等,政策细则请入学后查阅《学生手册》。
4. 校内资助政策
学校构建全方位帮扶体系,精准落实资助措施,保障困难学生学业发展,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管理及实施办法》、《学生特殊困难补助实施办法》、《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等。政策细则请入学后查阅《学生手册》。
第十八条 学生在规定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成绩合格,达到学校毕业要求的,准予毕业,颁发经教育部电子注册,国家承认学历的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专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本科毕业生,颁发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证书。
第十九条 监督申诉
监督部门: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纪委办公室、监察办公室
联 系 人:张老师
监督申诉电话:023-65928060
第二十条 招生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23-65928125/8127/8128
联系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东路76号(401331)
第二十一条 如遇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有关政策变化,以变化后的规定为准。
第二十二条 本章程由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招生就业处负责解释。
招生工作办公室
2025年6月10日
2025年6月8日
2025年6月8日
2025年6月8日
2025年6月8日
招生工作办公室
2025年6月8日
招生工作办公室
2024年9月1日
招生工作办公室
2024年6月20日
招生工作办公室
2024年6月20日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欢迎各高校提供招生专业、收费标准、宿舍条件、
录取分数、就业情况等数据,本站免费发布。
上一页 :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下一页 :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