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部共建大学 · 四川2011计划 · 111计划
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2025年4月18日
整理: 大学志
ChinaSchool.
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也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现任党委书记刘登才教授、校长吴德教授。
办学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前身是1906年创办的四川通省农业学堂,此后历经四川高等农业学校(1912年)、四川公立农业专门学校(1914年)、公立四川大学农科学院(1927年)、四川省立农学院(1932年)、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1935年)、四川大学农学院(1950年)等多个历史发展阶段。1956年四川大学农学院整体迁至原西康省(1955年撤销)省会雅安独立建校为四川农学院,1985年更名为四川农业大学,2001年四川省林业学校整体并入。学校现有雅安、成都(温江)和都江堰3个校区,占地总面积约4500亩,馆藏文献资源1799万册(件)。
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现设有学院27个,研究所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涵盖农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文学、教育学、法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二级学科6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类别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二级学科9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类别20个,本科招生专业77个;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4个,部省重点学科20个。2005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重点高校之一。作物学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5个学科和1个学科分别入选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学科和培育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2个学科ESI排名世界前1‰,生物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微生物学、工程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社会科学、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11个学科ESI排名世界前1%,农学、兽医学2023年分别排名软科世界一流学科第11位和第19位。
师资力量雄厚、名师荟萃。现有教职工3337人,其中:教授481人、副教授611人;博士生导师379人、硕士生导师89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高级专家1人,何梁何利基金获得者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特设岗位1人、青年学者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4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5人、青年拔尖人才5人,国家973计划首席青年科学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5人,霍英东教育基金获得者12人,四川科技杰出贡献奖、杰出人才奖、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天府青城峨眉计划入选者等省级高层次人才335人次,省教学名师、师德楷模、名辅导员等21人次。学校是2012年全省首批人才优先发展试验区2所试点高校之一。

育人体系完备、条件优良。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是1976年以后全国首批恢复招收研究生的高校之一,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6万余人,其中:本科生3.7万余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9300余人。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20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省级一等奖33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篇、提名6篇。有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8个,国家级一流课程17门,省级一流课程(含示范课程)129门,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49项。学校是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所高校之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所高校之一、全省首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5所高校之一、全省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俱乐部6所高校之一。
科研成果丰硕、效益显著。获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70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项,四川省科学技术特等奖3项、一等奖73项。70%以上的获奖成果得到推广转化,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1000多亿元。先后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Cell》《Science》等发表高水平论文。拥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共建),教育部、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个,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1个,科技部条件平台1个,农业农村部科学观测实验站等部省级科研站点5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中心1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四川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3个。
对外交流广泛、形式多样。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韩国等32个国家和地区(包含港澳台)的100多所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共签署了180余项交流合作协议,与国(境)外知名高校开展了“2+2”“3+1”“3+1+X”“4+1”等模式的联合培养项目。建有省部级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学校是全国首批有条件接受留学生的200所高校之一,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签约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培养高校,是“粮食安全”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创始高校,曾被国家6部委评为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工作单位,先后被国家外专局评为引进国外智力先进集体、外国文教专家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建设与发展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考察,我校马均教授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水稻试验育种和种植推广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对以马均教授为代表的农业科技工作者给予高度评价。1991年4月和2002年5月,江泽民同志先后两次亲临学校视察,对学校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2002年1月,温家宝同志批示:“川农大精神”应该总结、宣传和发扬。2007年10月,温家宝同志再次批示:川农大工作很有成绩,办学经验值得重视。2008年5月,李克强同志亲临学校看望慰问“5.12”受灾师生员工。2001年10月,李岚清同志亲临学校视察,高度评价“川农大精神”,充分肯定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始终坚持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科学研究是强校之路、社会服务是兴校之策、文化传承创新是荣校之魂、国际交流合作是活校之方的办学理念,牢固树立学生为本、学术为天、学科为纲、学者为上的治学理念,大力弘扬“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继续秉承“追求真理、造福社会、自强不息”的校训,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道路,持续推进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一流农业大学建设,努力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四川农业大学
文中数据截止至2025年2月

大学风光 · 四川农业大学图书馆
我的大学 ·
棠梨落雨 · 陌上花开

大学风光 · 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区
我的大学 ·
棠梨落雨 · 陌上花开

大学风光 · 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
我的大学 ·
棠梨落雨 · 陌上花开

大学风光 ·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
我的大学 ·
棠梨落雨 · 陌上花开
为做好我校2025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现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25年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5]6号)文件精神,制定本简章。
一、领导机构
高校专项计划工作由学校招生委员会统一领导,由招生就业处招生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并在学校纪检监察部门的全程监督下进行。
二、招生省份、计划及招生专业
招生省份:四川省
招生计划:207名(最终以上级部门下达计划数为准)
招生专业:农学、动物科学、草业科学、动物医学、林学、木材科学与工程、园艺、园林、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工程、金融学、化学生物学、生物科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食品质量与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汉语言文学、英语、人力资源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法学、社会工作、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旅游管理、会计学。
备注:
1.具体招生专业名称以四川省教育考试院最终公布为准。
2.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以四川省教育考试院最终公布的我校专业选考科目为准。
三、报名条件
高校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边远、原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具体实施区域以四川省最新政策为准。报考学生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条件:
1. 符合2025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2. 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3. 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地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的要求,往年被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专项计划报考资格。
注:考生户籍、学籍资格审核由各省(区、市)有关部门完成。
四、报名方式
(一)报名时间
即日起至4月20日。
(二)报名程序
1.注册登录:请考生实名注册后登录高校专项计划报名系统(http://gaokao.chsi.com.cn/gxzxbm/),按要求如实填报个人信息。(注:所有要求本人签字的地方均须考生本人在材料上签名)。
2.填报志愿:请考生选择报考我校,并按要求如实填写相关内容、上传考生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的身份证和户口簿扫描件(首页、户主页及本人页)。
3.确认志愿:考生必须在报名时间内确认志愿,逾期未确认则报名无效。
4.下载打印:请考生在报名系统下载打印申请表,由所在中学审核并签字盖章。
5.扫描上传:请考生将中学审核并签字盖章的申请表扫描后,上传到报名系统,志愿状态显示为“待审核”时,报名完成。
(三)报名相关要求
1.考生应本着诚信的原则如实、完整填写申请表并提供真实准确的相关证明材料,所有要求本人签字的地方均须考生本人在材料上签名;中学应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审核考生的申请表及相关证明材料并签字盖章。
2.考生申请材料中存在虚假内容或者隐匿可能对考生产生不利影响的重大事实的,一经发现,取消其高校专项计划相应资格,并将有关情况通报生源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做进一步处理;已经入学的,按教育部和我校相关规定处理。
3.上传的申请表编号与报名系统中的编号一致。
4.上传的材料应是清晰完整的扫描件,并按要求在指定位置签字或盖章。缺少材料,材料不完整,材料模糊难辨或材料漏签字、漏盖章者,视为报名无效。
5.考生确认志愿后若要修改申请材料,请自行取消志愿重新报名,取消志愿后相应的申请表将作废,考生须重新下载打印最新申请表并签字盖章后扫描上传。报名时间截止后考生不能再作任何修改。
6.我校高校专项计划审核以报名系统内上传的申请材料为准,不接收纸质材料。
五、审核、确定入选资格及公示
1.对完成报名并经生源所在地有关部门户籍、学籍资格审核通过的考生,我校将组织专家对其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确定高校专项计划入选资格考生名单。
2.考生名单将于5月底在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四川农业大学招生信息网进行公示。请考生上网查询,学校不再另行通知。
六、志愿填报
获得我校高校专项计划录取资格的考生须参加2025年全国普通高考,且须依据四川省设置的高校专项计划志愿填报要求,填报四川农业大学及专业志愿。
七、录取
1.获得我校高校专项计划资格的考生高考成绩应达到四川省特殊类型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并按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规定及志愿批次,填报我校2025年高校专项计划高考志愿,否则视为自愿放弃。
2.我校将遵循按志愿、按投档成绩由高分到低分,综合考察,择优录取的原则录取考生。
3.本项目录取的考生入学后与其他同学享受同等待遇。
八、监督机制
1.我校高校专项计划工作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选拔程序,录取结果公开透明。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接受社会监督和投诉。监督电话:0835-2882561,028-86293258。
2.申请人应本着诚信原则,如实填写申请表和相关材料;所在中学应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审核考生报名资格、报名材料,并如实填写表中各项内容。如有弄虚作假,一经查实,均认定为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即取消相应资格,并将情况上报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处理;已被录取或取得学籍者,由学校取消其入学资格或学籍。
九、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联系电话:028-86290999,86291999,传真:028-86291220
学校官网:www.sicau.edu.cn或本科招生网:zs.sicau.edu.cn
十、本简章公布后,若上级部门相关政策有调整,学校将按照调整后的政策执行。本简章由四川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处负责解释。
招生工作办公室
2025年4月10日
2024年6月18日
2024年6月18日
招生工作办公室
2024年6月12日
2025年4月18日
招生工作办公室
2025年4月18日
招生工作办公室
2024年6月20日
招生工作办公室
2024年6月20日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欢迎各高校提供招生专业、收费标准、宿舍条件、
录取分数、就业情况等数据,本站免费发布。
上一页 :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下一页 : 西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