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
长安联盟 · 青年外交高校联盟
全球外国语大学联盟 · 学术影响力单位
国际译联联席会员
世界翻译教育联盟(WITTA)创建单位
2025年5月30日
整理: 大学志
ChinaSchool.
西安外国语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4所外语院校之一,是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主要外语语种齐全的普通高校。1951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批准,由兰州大学文学院俄文系、西北大学外国语文系俄文组、俄文专修科合并组建了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前身——西北俄文专科学校。1952年,中共西北局党校俄文班并入西北俄文专科学校,开始为国家培养本科层次外语人才。
1958年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学院,2006年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大学。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6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1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获得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1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为“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2023年被教育部、国家语委评为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经过72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形成突出外语教育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特色,文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8个门类协调发展的多学科格局,是国家西部重要的外语人才培养基地,在西北地区的外语教育教学和研究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校总占地面积1593亩,建筑面积约108.2万平方米。学校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逐步建成数字校园等服务平台,拥有语言脑科学与智能言语康复陕西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丝绸之路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等现代化实验室80间。多语种翻译实验教学中心、国际商务综合模拟实验教学中心及国际金融投资和商务模拟实验教学中心获评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带一路”企业全景运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获评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现有智慧教室93间,多媒体教室320间。图书馆馆藏文献涵盖50个语种,纸质图书期刊总量129.1万册;电子图书总量220余万册;中外文数据库45个。学校先后被授予陕西省“平安校园”“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
学校现有22个学院(部)等教学机构,是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拥有外国语言文学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包含17个博士二级学科),翻译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省级一流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现有应用经济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地理学、工商管理学、区域国别学等10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金融、国际商务、数字经济、教育、国际中文教育、翻译、新闻与传播、会计、旅游管理、戏剧与影视、设计等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开设57个本科专业,其中语言类专业30个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非通用语种专业20个。英语等20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专业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5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外交学等9个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近年来,学校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与西北政法大学开设陕西省首个“德语+法学”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同时,大力开展“双外语+专业”卓越拔尖人才培养,设有外交、国际贸易、新闻传播、工商管理、经济学、国际旅游、中译外(英语、俄语、德语)等9个卓越人才实验班和1个英语拔尖人才实验班,是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非通语种提前批次招生和接收保送生资格院校。

学校科研实力强,现有上级批建科研机构和团队20个,其中,海外中国民族问题研究中心是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培育基地、陕西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中国西部安全与区域合作研究中心获批第四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波兰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中心是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南亚研究中心是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培育),中亚·环里海研究中心为陕西省社会科学高端智库,中国电影跨文化译介与传播研究基地获批陕西省电影评论与理论研究基地,陕西省科学传播与国际发展研究中心是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发展研究教育平台,还有陕西文化对外译介与传播研究中心等4个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创新团队等7个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1个西安市科技创新智库,形成了较为完整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外语及跨学科科研体系,承担了一批国家级、省部级及外国文化部资助的科研项目,出版了高质量的大型辞书、专著、译著、论文和教材。《外语教学》《人文地理》《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是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和中国地理学核心期刊,其中《外语教学》《人文地理》杂志连续多年入选CSSCI来源期刊,《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为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和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外语教学》《人文地理》连续获评“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和“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
学校坚持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同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等52个国家和地区的297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实施本硕博不同层次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开展师生互派、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合举办国际会议等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引进美国、德国、瑞士、日本及香港、澳门地区的境外访学、实习项目。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支持计划”“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项目”“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 新青年全球胜任力培养项目”“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实施合作院校,是接收国家政府奖学金项目来华留学生委托培养单位,中国西北地区首家经教育部认证的HSK(笔试及机考)和HSKK考点单位。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倡议,成立中亚学院开展中亚国家留学生教育,并获教育部批准与阿联酋沙迦大学举办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在哈萨克斯坦、阿根廷、法国建立了3所孔子学院。2012年,经国家汉办批准设立汉语国际推广多语种基地(西安)。学校与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管理会计师公会合作开办ACCA教改班、CIMA教改班、CFA教改班。学校设有教育部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国家留学基金委留学预备教育中心、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留学培训基地。
学校坚持学生成长成才、教师发展、学科专业发展、学院发展、学校发展“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为党和国家培养理想信念坚定、人文底蕴深厚、专业能力突出、“外语+”特色鲜明,兼具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学校毕业生以“外语功底扎实,交际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工作快,敬业爱岗,踏实肯干,有发展潜力”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较高水平。学校志愿者团体积极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大学生参加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欧亚经济论坛、里约奥运会、中国-中亚峰会等重大活动的志愿者工作,学校志愿者总队被授予“中国百个优秀志愿服务集体”等多项荣誉。
学校坚持学生成长成才、教师发展、学科专业发展、学院发展、学校发展“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为党和国家培养理想信念坚定、人文底蕴深厚、专业能力突出、“外语+”特色鲜明,兼具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学校毕业生以“外语功底扎实,交际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工作快,敬业爱岗,踏实肯干,有发展潜力”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较高水平。学校志愿者团体积极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大学生参加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欧亚经济论坛、里约奥运会、中国-中亚峰会等重大活动的志愿者工作,学校志愿者总队被授予“中国百个优秀志愿服务集体”等多项荣誉。
西安外国语大学
统计数据截至2025年3月

大学风光 · 1
我的大学 ·
棠梨落雨 · 陌上花开

大学风光 · 2
我的大学 ·
棠梨落雨 · 陌上花开

大学风光 · 3
我的大学 ·
棠梨落雨 · 陌上花开

大学风光 · 4
我的大学 ·
棠梨落雨 · 陌上花开
为做好我校2025年普通本科联合招收港澳台高中毕业生工作,根据《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做好普通高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8〕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2025年西安外国语大学将通过普通高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以下简称全国联招),择优选拔招收华侨港澳台高中毕业生。
一、大学介绍
(一)院校特色
西安外国语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4所外语院校之一,是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主要外语语种齐全的普通高校。201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获得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1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为“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2023年被教育部、国家语委评为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经过72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形成突出外语教育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特色,文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理学、艺术学等7个门类协调发展的多学科格局。
学校开设57个本科专业,其中语言类专业30个,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非通用语种专业20个。英语等20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专业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5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外交学等9个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近年来,学校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与西北政法大学开设陕西省首个“德语+法学”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同时,大力开展“双外语+专业”卓越拔尖人才培养,设有外交、国际贸易、新闻传播、工商管理、经济学、国际旅游、中译外(英语、俄语、德语)等9个卓越人才实验班和1个英语拔尖人才实验班,是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非通语种提前批次招生和接收保送生资格院校。
(二)师资力量
学校注重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工1200余人,另有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教师近百人。学校拥有陕西省“三秦友谊奖”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高水平师资。
(三)对外交流
学校坚持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同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等52个国家和地区的297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实施本硕博不同层次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开展师生互派、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合举办国际会议等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引进美国、德国、瑞士、日本及香港、澳门地区的境外访学、实习项目。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支持计划”“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项目”“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 新青年全球胜任力培养项目”“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实施合作院校,是接收国家政府奖学金项目来华留学生委托培养单位,中国西北地区首家经教育部认证的HSK(笔试及机考)和HSKK考点单位。学校在法国、阿根廷、哈萨克斯坦承办3所海外孔子学院。每年通过各类项目派往国外学习、实习的学生千人左右。
二、报名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且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须为学历教育)
1. 港澳地区考生:具有①《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和②香港或澳门居民身份证。
2. 台湾地区考生:具有①《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台湾居民居住证》和②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
3. 华侨考生:考生本人及其父母一方均须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并已在住在国连续居留2年,两年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其中考生本人须在报名前2年内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
三、招生计划及招生专业(类)
2025年招生计划为20名,招收专业(类)见附表。招生计划及招生专业(类)如调整,以最终公布为准。
四、报名要求
(一)考生须符合《20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简章》公布的报名资格,并按照规定办理联招报名手续,统一参加2025年全国联招入学考试。面向港澳台地区研究生招生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港澳台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网上(现场)确认网报信息、缴纳报考费。网上报名要求为:
1. 网上报名时间:报名时间为2025年3月1日至3月31日,其中3月1日至15日为网上报名时间,3月11日至31日为报名确认时间。
2. 考生应在规定报名时间登录“内地(祖国大陆)高校面向港澳台招生信息网(网址 :http://www.gatzs.com.cn)”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并按规定上传电子照片。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3. 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要求、网报信息填写错误或填报虚假信息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现场)确认、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4. 网上报名的技术服务工作由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负责,联系电话:010-82199588。网上(现场)确认工作由报考点负责组织进行。
(二)网上(现场)确认要求
5. 所有考生均应按报考点要求对报名信息进行网上(现场)确认,具体时间由各报考点自行确认和公布,逾期不再补办。
6. 考生网上(现场)确认时应按规定提交本人网上报名编号、有效身份证件等,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
7. 考生应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和电子照片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8. 考生应按报考点要求缴纳报考费。
9. 报考点打印《考生报名信息确认表》,考生签字确认后交报考点留存。
10. 考生应按报考点要求提交相关报名材料副本。
(三)报考点
根据当年联招通知指定的报考点,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可任选一地报名,并在该报考点进行网上(现场)确认。
注:如考生未获得联招办组织的报名与考试资格,则参加我校的专业校考成绩无效。
(四)打印准考证
考生应当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面向港澳台招生信息网”下载打印《准考证》。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参加初试和复试。
(五)初试
1. 地点:所在报考点。
2. 时间:以内地(祖国大陆)高校面向港澳台招生信息网公布为准。
(六)复试
1. 地点:西安外国语大学
2. 时间:具体时间以我校通知为准。
3. 要求:我校在复试前将对考生的身份信息、报名材料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推荐信由考生在复试时直接递交我校。
五、录取
我校根据考生的报名资料、初试及复试成绩、导师意见及体检结果等,综合审查后确定录取名单,录取通知书将于2025年7月上旬函寄考生本人。
六、入学
新生于2025年9月报到入学。具体时间由我校在“录取通知书”中注明。新生报到时,新生报到时,由我校对新生入学资格及身体进行复查,不符合入学条件者,取消入学资格。
新生应按时报到,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报到者,须书面向我校请假,未请假或无故逾期两周不报到者,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七、其他
1. 港澳台学生收费标准与我校普通本科生标准一致。若教育部、澳门教育部门等有新规定,则按照新规定执行。
2. 新生入校后,我校将核查其入学资格并进行身体检查,学生身体健康状况 须符合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并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相关规定及有关补充规定。凡不符合入学体检要求者,取消入学资格。
3. 学生在规定的年限内达到所学专业毕业要求,颁发西安外国语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有关规定者,颁发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证书。
八、联系方式
电话:86-29-85319401
传真:86-29-85319500
邮箱:guojichu@xisu.edu.cn zsb@xisu.edu.cn
网址:http://www.xisu.edu.cn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郭杜教育科技产业开发区文苑南路
邮政编码:710128
附表:
专业目录
序号 |
所属学院 |
招生专业(类)名称 |
备 注 |
1 |
英文学院 |
英语 |
文理兼招 |
2 |
欧洲学院 |
德语 |
文理兼招 |
法语 |
文理兼招 |
||
西班牙语 |
文理兼招 |
||
3 |
亚非学院 |
阿拉伯语 |
文理兼招 |
4 |
俄语学院 |
俄语 |
文理兼招 |
5 |
高翻学院 |
翻译 |
文理兼招 |
6 |
日本文化经济学院 |
日语 |
文理兼招 |
7 |
经济金融学院 |
跨境电子商务 |
理工 |
金融学 |
理工 |
||
8 |
商学院 |
会计学 |
理工 |
9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网络与新媒体 |
文理兼招 |
广播电视编导 |
文理兼招 |
||
10 |
国际关系学院 |
外交学 |
文理兼招 |
11 |
艺术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 |
文理兼招 |
学生可登陆我校本科招生信息网https://zhaosheng.xisu.edu.cn/ 查看专业简介。
招生工作办公室
2025年5月22日
招生工作办公室
2024年6月12日
招生工作办公室
2024年9月1日
招生工作办公室
2024年6月20日
招生工作办公室
2024年6月20日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