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8日
整理: 大学志
ChinaSchool.
西安美术学院建校于1949年,其前身为西北人民艺术学院二分部,1949年7月由山西临汾迁至西安市长安县,更名为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后历经西北艺术专科学校、西北美术专科学校等阶段,于1960年5月正式定名为西安美术学院,1994年学院整体迁至西安市雁塔区含光路南段。
西安美术学院自建校以来,广纳贤才、汇聚名师,立足卓绝的延安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教育理念,为国家的建设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艺术人才,创作了许多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作品,为繁荣社会主义艺术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影响。改革开放以来,西安美术学院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以质量为生命、以繁荣文化为己任、秉承“艰苦创业,追求卓越”的精神,恪守“弘美厚德,借古开今”的校训,发挥地域优势,突出西部特色,率先将书法和民间美术纳入课堂教学,长期坚持并重视周秦汉唐历史文化、延安革命文艺、西北民族民间艺术、当代“长安画派”与“黄土画派”四大传统和绘画、书法、美术史论、中国民间美术“四大基础”教学,逐渐形成了基础雄厚、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美术教育体系。
学院目前拥有雁塔校区、长安校区和临潼校区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80万平方米(其中雁塔校区15万平方米、长安校区60万平方米、临潼校区4万平方米)。
学院现有本科专业22个,设中国画学院、书法系、油画系、版画系、雕塑系、工艺美术系、设计艺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服装系、跨媒体艺术系、美术史论系、影视动画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基础教学部、造型艺术部、艺术教育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共17个本科教学系(部)。设有继续教育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陕西省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等教学机构。设有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传统美术与西部美术研究中心”和“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与研究中心”及“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陕西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发展研究机构”“陕西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陕西省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其中“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传统美术与西部美术研究中心”在2019年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发展建设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学院科普基地在2021年陕西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评估中考核优秀,科普工作获得科学技术部科技人才与科学普及司表彰,荣获陕西省2022年优秀科普创作作品征集活动优秀组织单位。中国传统美术与西部美术研究中心、红色美术传统文化传承中心、陕西省艺术设计与科技创新融合研究中心加入陕西智库联盟,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与绘画艺术创新研究中心加入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发展联盟。学院入选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知识产权局、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共同确定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规范管理试点工作高校名单。学院荣获2021年度陕西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学院12门课程首批入选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学院建有图书馆、西部美术馆、美术博物馆等机构。

学院现拥有美术学、设计学和艺术学理论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硕士授权单位(1981年)和第九批博士授权单位(2003年),2004年成为第一批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2011年获得三个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分别获批为省级重点学科、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同年学院被列入陕西省重点建设的十一所高水平、有特色大学行列。2014年,学院获批美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7年,美术学、设计学和艺术学理论三个一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分别获得A、B+和 B档的成绩,优秀率为33.3%,陕西省高校参评学科优秀率排名第二。2018年,三个一级学科均顺利通过教育部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同年学院被陕西省列为“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美术学被列为“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设学科”。截至2022年,学院招生专业22个,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4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个。
我院现有教职工851人,其中专任教师679人,教授71人,副教授175人。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5.27%,其中博士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3.11%。
学院现有在读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共7800余人。近年来,学院坚持内涵发展,重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中,共取得30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殊荣:学院连续三届15年共获得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刘文西荣获全国首届“百位名师奖”,杨晓阳荣获全国第三届“教学名师奖”。学院拥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教学研究基地和国家级示范教育基地(全国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广电部西北动漫教育基地、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等。
截至2022年,学院先后承担了120项国家级、教育部等研究项目,其中国家艺术基金75项,全国申报主体单位总立项数排名第一。获得国家社科基金21项,其中《百年美术作品中的人民性研究》获批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是中西部地区唯一一项美术类立项,是陕西省、学院零的突破。编写“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12部,国家级、省级优秀教材19部;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3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9项;“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0项,其中一等奖10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27项、普及奖2项。陕西省美术奖共计14项,荣誉奖1项、金奖3项,银奖4项、铜奖6项。截至2022年已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创作类奖1529人次。
学院承继华夏文脉,注重弘扬中华文化,展现国家意识,弘扬中国精神。近年来,充分展现陕西独特的文脉积淀及丝绸之路桥头堡的地缘优势,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决策,通过大型国展、大型国际研讨会等各级各类活动加深互动和对话,在交流共融基础上坚持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成功举办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大型展览活动60余次,讲座130余场。承办“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第九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油画、版画、水彩粉画)展”“教育部第三届全国艺术类院校哲学社会科学论坛暨八大美院科研工作联席会”等多项国家级展览和学术交流活动,连续承办6届“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邀请展”,并多次获优秀组织奖。主办“工匠精神与当代设计”学术论坛,全国近500位专家学者莅临。承办教育部社科司“第三届全国艺术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发起《“一带一路”艺术联盟宣言》,国内60余所艺术院校近160位嘉宾与会,为历次国家级艺术院校哲社论坛之最。同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联合举办“喜迎党的十九大心中有人民--刘文西百米长卷展”。时隔25年,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后,于中国美术馆举办“时代精神--西安美术学院作品展”,在高等美术院校中属首次,并在丝路沿线国家推广。2018年在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美术馆举办“时代精神--西安美术学院作品展”,巩固“一带一路”创研成果,打造“丝路艺术桥头堡”创研高地。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立德树人、扎根时代,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新时期美育使命,举办了“重塑艺术的美育功能”座谈会。推动创研工作响应国家号召,服务社会公益宣传,众志成城开展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作品创作,讴歌抗疫英雄时代精神,受到主流媒体和社会广泛关注。通过专业媒体平台进行国际化传播,与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反观 • 踔远——西安美术学院教师作品线上展”,用继承传统、锐意创新的艺术语言描绘新时代华彩篇章,向建党100周年献礼。2021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成功举办具有示范品牌效应的“艺术为人民——刘文西艺术大展”,累计参观人数达百万次,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
学院在国际课程、境外访学、艺术家驻地、学生派出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已与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美术学院、英国伦敦艺术大学、美国哥伦布艺术与设计学院、加拿大温哥华电影学院、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艺术大学、意大利NABA米兰新美术学院、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等37所世界一流美术学院和艺术机构建立了正式的校际合作关系,包括:法国巴黎艺术城教师派出项目、英国巴斯斯帕大学本科生2+2学位联授项目、美国哥伦布艺术与设计学院本科生2+1+1学分互认项目、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硕士研究生1+1+1学位联授项目、意大利弗洛西诺内硕士研究生1+2学位联授项目、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研究生短期交换项目等。学院注重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艺术研究与交流交往,先后在塞尔维亚、波黑、老挝、乌兹别克斯坦等国举办学术作品展览。同时,境外艺术家也应邀来学院进行短期或长期艺术创作与教学交流活动,学院先后主办了“中国西安•国际版画工作室”、“流动的塑造--西安美术学院国际雕塑工作室”、“西安美术学院•国际公共艺术坊”、“中外美术学院院长论坛”、“西安国际数码艺术周”、“西安亚洲民间影像年度展”等丰富多元的国际大型展览活动,国际化办学步伐进一步加快。
学院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为导向,深挖陕西特有的传统文化资源,积极参与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项目建设,以高校、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学院大力推动成果转化,近年来签订横向项目170余项,合同经费近3亿元,项目区域涵盖陕西、青海、山东、河南、广西等地区。学院先后承担了中国驻亚美尼亚使馆艺术品创作及馆舍新建工程、北京人民大会堂陕西厅壁画设计、首都国际机场T3 航站楼室内公共艺术设计、国庆60年及70年阅兵式陕西彩车设计、西安市大雁塔北广场环境艺术设计、西安地铁人文景观墙设计、雁塔西路雕塑示范街提升改造、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形象设计、人民美术出版社石狮复原、西安航天发动机厂景观方案 及服装设计、西藏民族大学景观雕塑、蓝田县100个乡村建设、西安市幸福林带公共艺术品、秦文明广场文治区雕塑群、武威雷台景区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等多个重大建设项目和地方人文景观设计,凸显学院团队在大型展览展示项目上的承接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学院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认真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大力弘扬艺术为人民服务、艺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光荣办学传统,全面实施“名家、名师、名生、名作、名校”之“五名”战略,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各项事业成效显著。2022年7月学院召开第九次党代会,明确了“加快建成高水平、有特色‘国内一流、世界知名’高等美术学院”的奋斗目标,全面吹响了学院第三次创业的冲锋号。
西安美术学院
数据截至2022年12月

大学风光 · 1
我的大学 ·
棠梨落雨 · 陌上花开

大学风光 · 2
我的大学 ·
棠梨落雨 · 陌上花开

大学风光 · 3
我的大学 ·
棠梨落雨 · 陌上花开

大学风光 · 4
我的大学 ·
棠梨落雨 · 陌上花开
西安美术学院是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有特色大学,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国家“双一流”培育高校。学校创建于1949年,自建校以来,广纳贤才、汇聚名师,立足卓绝的延安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教育理念,为国家的建设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艺术人才,创作了许多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作品,为繁荣社会主义艺术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秉承“艰苦创业,追求卓越”的精神,恪守“弘美厚德,借古开今”的校训,现拥有艺术学、设计学博士及硕士学术学位授权点,美术与书法博士及硕士、设计硕士两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硕士授权单位(1981年)和第九批博士授权单位(2003年),2004年成为第一批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2011年获得三个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2014年,获批美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7年,美术学被列为“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设学科”。学校现有招生专业26个,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4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个。
一、招生专业、招生计划及学制(具体录取批次、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以各省级招生考试主管部门及我校招生信息网公布为准)
二、报考条件
(一)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报考:
1.符合教育部和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高考报名条件;
2.身体状况符合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学校专业学习的要求。
(二)下列人员不得报考:
1.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或已被普通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
3.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包括全国统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的应届毕业生;
4.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高考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
5.因触犯刑法受到刑事处罚、尚在处罚期内的。其中,未成年人按相关法律规定执行。
三、报考要求、录取原则
(一)西安美术学院招生录取工作受陕西省招考部门统一领导,按照“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原则,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考试机构组织下开展我校招生录取工作。
(二)我校面向全国招生,不限男女生比例,安排在相应录取批次录取。最终录取批次、招生计划、投档规则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及我校招生信息网公布为准。
(三)按照教育部规定,我校校考专业不认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我校编制分省招生计划的专业,认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主管部门根据相关规定给予考生的加分项目和分值。
(四)各专业录取原则
思想政治品德合格,身体健康状况符合相关专业培养要求,投档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并符合学校调档要求的考生,学校按以下原则录取:
1.校考类专业
中国画、绘画(包括油画、版画、水彩、综绘四个方向)、雕塑,不编制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报考考生须高考文化课成绩达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类专业本科批次相应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省级统考成绩达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科美术与设计类省级统考成绩合格,我校专业课校考成绩合格,按照专业课校考总成绩从高到低录取;专业课校考总成绩相同时,依次比较素描、色彩、速写单科成绩;仍相同的,比较高考文化相对成绩(高考文化相对成绩=高考文化成绩÷所在省份普通类专业本科批次相应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保留3位小数);高考文化相对成绩仍相同则依次比较语文、数学、外语成绩(以上三个科目按满分150分计算,满分不是150分的折算成150分);计划额满为止。按照“校考总成绩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确定录取专业。若考生志愿填报专业均已录满,服从专业调剂者,由学校调剂到其他未录满的专业;不服从专业调剂者,则作退档处理。
按上述原则录取后,校考专业录取名额未满的情况下,启动校考类专业破格录取。校考类专业破格录取办法:校考总成绩排名位于校考合格生源的前10%(小数向下取整)且高考文化课成绩不低于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类专业本科批次相应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85%(小数向上取整)的考生,可按上述校考类专业录取原则依次破格录取。破格录取名单在报名系统面向校考合格考生公示,公示期为7天,公示期内如有异议须以书面形式向学校招生办公室实名提出,经查实有弄虚作假或作弊等行为者,将取消录取资格,不再递补录取。
2.省级统考类专业
编制并执行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报考考生须高考文化课成绩达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科艺术类专业相应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省级统考成绩达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科艺术类专业相应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依据投档成绩从高到低录取。具体投档成绩计算办法、投档录取规则等依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执行。若考生志愿填报专业均已录满,服从专业调剂者,由学校调剂到其他未录满的专业;不服从专业调剂者,则作退档处理。投档成绩相同时,按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提供的同分排序规则排序。
3.理论类专业
编制并执行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本科批次录取,无艺术类省级统考要求,报考考生须高考文化成绩达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类专业本科批次相应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依据高考文化课投档成绩从高到低录取。对于进档考生,我校按照分数优先原则确定录取专业,各专业志愿之间不设分数级差。若考生志愿填报专业均已录满,服从专业调剂者,由学校调剂到其他未录满的专业;不服从专业调剂者,则作退档处理。投档成绩相同时,按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提供的同分排序规则排序。
(五)外语语种不限。学校在本科教学中,仅使用英语、日语教学,请非英语、日语语种的考生慎重报考。
四、专业课校考安排
2025年我校中国画、绘画(包括油画、版画、水彩、综绘四个方向)、雕塑三个专业组织专业课校考。校考包括网络初试和现场复试:
(一)网络初试
1.报名
报名条件:省级统考成绩达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科美术与设计类省级统考成绩合格,方可参加我校专业课校考报名;统考成绩未公布的省份,考生可先参加专业课校考;统考成绩不合格考生,专业课校考成绩无效,请考生慎重报考。
报名时间:2025年1月上旬,具体时间另行公告。
2.网络初试安排
网络初试的准考证打印、模拟考试、正式考试等计划于2025年1月份组织。
网络初试具体安排另行公告,详见我校招生信息网,请考生及时关注。
(二)现场复试
1.复试确认
复试确认时间及条件:复试确认时间另行公告。我校将根据网络初试成绩,按照不超过校考招生计划的八倍规模发放现场复试资格,具备现场复试资格的考生可在报名平台进行专业课校考现场复试确认。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复试确认程序的,视为放弃现场复试资格,逾期不再受理,后果由考生承担。我校将根据现场复试确认情况,保留顺延发放现场复试资格的权利。
2.现场复试安排
学校计划于2025年2月下旬组织现场复试,地点在西安市。
现场复试具体安排另行公告,详见我校招生信息网,请考生及时关注。
五、志愿填报
高考志愿填报阶段,考生须在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填报我校及专业志愿。
六、台测招生
台湾地区2025年高中毕业生可依据当年学测成绩报考我校,详见《西安美术学院2025年依据台湾地区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简章》。
七、第二学士学位招生
第二学士学位招生相关要求详见《西安美术学院2025年本科第二学士学位招生简章》。
八、入学须知
(一)新生凭“录取通知书”及新生报到须知相关要求材料,按时办理入学报到手续。
(二)新生入学三个月内将进行复查,凡复查有不符合条件或有舞弊行为者,将取消入学资格或学籍,退回生源所在地。
(三)学校建立了以国家奖助学金、生源地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多种方式并举的奖励资助体系,在新生入学报到时开通“绿色通道”,保证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顺利入学。
(四)收费标准
我校根据国家规定,执行陕西省发改委、陕西省教育厅、财政厅有关文件规定的当年收费标准收取学费和住宿费。
九、其他事项
(一)我校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另招收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简章另发,欢迎报考。
(二)我校未委托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进行招生。对于冒用我校名义进行招生等非法行为,我校依法保留追究相关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三)所有招生考试相关信息以我校招生信息网和“西美招生”微信公众号发布为准。
西安美术学院招生信息网:https://zhshch.xafa.edu.cn/
招生咨询电话:029-88222342、88247882
(四)本简章解释权归西安美术学院招生处。
招生工作办公室
2025年5月10日
招生工作办公室
2024年6月12日
招生工作办公室
2024年9月1日
招生工作办公室
2024年6月20日
招生工作办公室
2024年6月20日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
我的大学
资料整理: 大学志 · China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