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南科技学院2025年普通本科报考指南
院校招生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5年6月10日
一、学校简介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转设前是贵州大学科技学院,学校于2001年5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4年1月获国家教育部首批确认,是一所综合性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2014年12月,贵州大学与贵州捷星慧旅航空空乘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签订合作举办科技学院协议。办学校址历经三次搬迁,2018年3月整体搬迁至贵州省黔南州惠水县,规划占地面积1191.4亩。学校先后被评为贵州省直属高校党建工作示范点,贵州省“五好”基层党组织、省直属高校“五好”基层党组织、贵州省“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十一五’教学科研先进集体”等称号。 2021年5月31日,经教育部同意,贵州大学科技学院转设为贵州黔南科技学院;8月23日,贵州省人民政府下文批复设置贵州黔南科技学院(本科层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
近年来,学校整体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办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全国第三方大学评价机构艾瑞深校友会网公布2025贵州省大学一流专业排名中,学校在贵州省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应用型)中位列第9(共21所学校),有中国五星级专业4个(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汉语言文学)、四星级专业3个(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新闻学)及三星级专业3个(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动画);校友会2025中国民办大学排名(Ⅱ类)中,列居第34名,办学层次为中国高水平应用大学,在生源质量、就业质量、社会声誉、影响力等方面实现显著提升,办学成效明显。
学校现有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艺术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五个专业二级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二个公共教学单位,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工程管理、视觉传达设计、汉语言文学、新闻学、英语、网络与新媒体、法学、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金融学、工商管理、财务管理、旅游管理、环境设计、表演、音乐表演、绘画、舞蹈学等27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学六大学科门类。
学校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11000余人,教职工739人,其中,专任教师566人。专任教师中,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478人(硕士462人、博士16人);副高以上职称101人(正高职称33人,副高职称68人),讲师94人,助教151人。部分教师取得了注册会计师、律师资格证、记者证、网络工程师等专业(行业)职业资格,其任职经历和专业技能为开展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党员648人,其中,教师党员244人,学生党员404人。
学校建有大数据工程实训中心实训室、移动通信工程实训中心、物联网工程实训中心、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动漫实验室、高频电子技术实验室、电路分析实验室、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传感器与测控技术实验室、染织绣实验室、模拟法庭、艺术专业实验室等。与企业共建稳定的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30余个。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兴学育人,服务地方”为学校的办学宗旨,以“知行合一,事上磨练”为校训。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走依法治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的道路,扎根贵州大地兴学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实现整体提升,主要办学指标和综合实力稳步提高,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显著提高,建成特色鲜明、西部一流、全国知名的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
二、2025年我校专业招生计划
三、选考科目要求
四、去年录取分数汇总
五、各区域老师联系方式
招生工作办公室
2025年6月10日